如何有效地引导地方级中小企业网络化、数字化转型
作为后发的工业大国,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实现全面赶超的经济发展阶段,面临产业能力从量到质、产业品质从低到高的转型和跃升。由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引导的“新工业革命”,既为实现这样的转型和跃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性机遇和方向性指引,又为推动这样的转型和跃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和技术手段。因此,作为产业转型和跃升的微观基础,企业尤其是实体经济企业能否顺利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成为中国产业抓住数字智能时代转换重大历史机遇重塑新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而对产业地位和市场作用正不断提升的中小企业而言,其所具备的要素规模、资源实力和经营特征,显然无法支撑其各自独立地去应对、完成这样的转型。这样一来,如何有效地引导、帮助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就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地方政府要致力于培育内生性区域产业组织新生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表明,地方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形成的推手,是克服市场失灵,动员和组织产业要素、激发和集聚产业活力的重要力量。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及对中小企业群体的主动引导和大力扶持,同样是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之一。只不过,地方政府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产业治理水平。发展观念要从过去寻求对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控制,转变为强化对区域性产业组织新生态的营造;行为方式要从过去直接配置资源和干预具体企业的市场行为,转变为参与和主导区域目标产业的组织过程。当前,地方政府对数字智能时代转换以及中小企业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时代转换背景下的产业及产业组织、产业治理乃至产业组织新生态的理解至关重要。
过去,为尽快发展地方经济,地方政府通常更重视大企业,希望更多地从区域外部直接引进大资本、大项目,通过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增量。现在,地方政府应当按照上述发展观念和行为方式转换,着眼于区域内内生性、长远性的经济存量提质增效和内涵式拓展以及产业能力提升,面向广大中小企业,营造、优化满足这一群体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双创”区域环境,通过适宜的、服务导向的环境以强大的公共技术和产业链、产业网协同为中小企业技术赋能、组织赋能和管理赋能,使区域经济增长建立在中小企业群体动力不竭和活力充沛的坚实基础上。简言之,地方政府一是要建立、完善区域性中小企业政策体系,二是要培育区域性中小企业产业组织新生态,三是要围绕这一产业组织生态建设提供精准服务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工业发达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结合原有区域工业基础、传统制造能力和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通过培育产业组织新生态来发展数字智能制造和其他先进制造,引导、帮助、赋能中小企业群体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正是地方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产业治理水平,用新的发展观念和行为方式参与产业组织过程的最佳机遇。这应当是新时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制造业作为一个整体最为具有战略意义的转型升级基本路径和现实模板。